3.资源对接模组:提前锁定“优质供给”

        为避免落地後“缺店”,筹备组提前启动两地店对接:

        台南:重点对接中西区、东区的商圈店家如台南大学附近的「阿明卤r0U饭」、成功大学周边的「清心便当」,透过台南餐饮协会牵线,首批筛选出50家符合「卫生合格、口碑4.5分以上」的店,提前签订合作意愿,明确「每餐

        屏东:针对部分学校离市区远的问题,采用「校区周边+市区核心店」双轨模式-屏东科大周边对接15家社区店,满足日常需求;市区筛选20家连锁品牌店如「八方云集」「麦当劳」,透过「集中取餐+分区配送」的方式,覆盖夜宵等需求,覆盖夜宵

        二、落地执行:分阶段推进,快速解决“新区域问题”

        1.第一阶段第1-2周:核心校区试点

        优先在台南大学、成功大学,屏东科技大学3所「需求最突出」的学校启动试点:

        线上:技术组为试点学校开通专属网页入口,学生扫码後自动匹配校区,後台单独统计试点数据,方便及时调整系统功能例如屏东科大因宿舍分散,新增「配送区域划分」功能,将校园分为3个片区,每片区配5名配送员,缩短配送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线下:区域负责人小吴、阿哲带着代理跑店家,协助完成首单配送,现场解决问题——b如台南大学周边的店家初期出餐慢,团队立刻制定“订单提前10分钟提醒”的机制;屏东科大配送员找不到宿舍,代理手绘“校园配送地图”,标注关键地标。

        试办首周,3所学校共接订单820单,虽有12单因配送路线不熟超时,但透过「送5元优惠券+上门致歉」的方式,用户满意度仍达92%。

        2.第二阶段第3-4周:全区域铺开+最佳化细节

        在试办经验基础上,快速涵盖台南、屏东剩余3所学校,同时针对新问题做模组化最佳化: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