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我的使命

        我不知道我在其他国家会怎麽样,但在中国我过得很糟糕。这种糟糕并非全部由於我个人的原因,而是命运使然。实际上我就是个魔鬼专门制造出来的受气包,所以,我的人生经历是从一出生就定下来的,不是後天形成的。从我呱呱落地的一刹那起,我已经注定了成为JiNg神病,无儿无nV,孤独一生。别人说X格决定命运,但我的X格却是按照我的命运严密设计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换句话说,我只不过在走一条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路。这条路完全超越了我最初的想象,而变得玄幻,迷离,甚至有点荒诞离奇。我在40岁之前,无论如何想不到我会走这麽一条路。当然,这本身也是由於我的愚蠢。如果我足够聪明的话,早就应该想到魔鬼会为我选一条怎麽样的人生之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为什麽会是我呢?为什麽不选其他人来当贾宝玉,或者林黛玉,而要让我来当。仔细想想,只能说我在娘胎里就已经「指腹为婚」了。所以,我生而为人的意义就是演这麽一场红楼大戏。否则,我根本不必来到这个世界。到40岁,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世界上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有使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农民的使命是生产粮食和蔬菜,医生的使命是救Si扶伤,警察的使命是维持社会秩序,政治家的使命是推动社会运转。我的使命是改变中国。改变中国,这个话题很宏大,甚至有点大言不惭。我可以改变中国吗?来看看鲁迅。鲁迅的意见是改变中国不能靠医术,而要在思想深处为中国人竖立一座灵魂丰碑。

        鲁迅的丰碑竖立起来了吗?也许竖立起来了,但鲁迅的丰碑太过於陈旧。鲁迅最值得为人称道的是他同情但不支持,这在现在这个历史环境下看,是多麽的正确。如果鲁迅倒向了,我觉得他幼稚;如果鲁迅仇视,我觉得他恶毒。但鲁迅恰好选择了一种中间态度,所以鲁迅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领袖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知道,鲁迅留学日本,还写下了着名的《藤野先生》。我们观察鲁迅会发现,鲁迅其实是倾慕日本文化的,这种对日本文化的倾慕贯穿了鲁迅的整个写作生涯。我觉得鲁迅看到了中国人的很多劣根X,他觉得其实中国人应该向日本人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不是鲁迅研究者,我不知道鲁迅有没有写下过「向日本人学习」这几个字。但至少我知道鲁迅的内心深处多半是倾向於这种态度的。就好像鲁迅的挚友是开书店的日本人内山完造,生了病鲁迅要去找日本医生,危险来了鲁迅又躲进了上海的日本租界。鲁迅就好像一辈子都和日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        鲁迅肯定是个民族主义者,但他对日本有好感,甚至有依赖感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我觉得鲁迅对日本的态度,就有点像他对的态度:处於一种游离的中间地带。日本人打到中国,他痛恨。但有什麽事了,自己往往第一个想到去找日本人。这不能叫汉J倾向,这只能说是鲁迅内心深处对日本文化的亲近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我一直说,鲁迅多半是主张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习的,而绝不是反过来。我想闰土在鲁迅心中就好像一样,鲁迅同情他,但不支持他。但对藤野先生,鲁迅却是不同情他,但很支持他了。这是在对两国文化内涵有所b较,有所思考之後得出的态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