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商的服务范畴,藉由共享车计画直接拓宽了三大块:

        从“管配送员”到“管共享生态”:代理要协调志愿者、对接维修点、处理学生反馈,b如学生反映“某停放点车太少”,代理要及时申请补投;志愿者说“坏车太多修不过来”,代理要跟维修点协商加急。

        从“谈商家”到“连学校”:藉着共享车合作,代理能频繁对接学校後勤处、学工处,b如台南成大的代理,已经藉着学生会的关系,拿到了“校园活动外送优先合作权”,校庆时的300份社团餐,直接交给咱们做。

        从「拉用户」到「做口碑」:推出「共乘+外送」联动活动-学生凭藉车登记记录,满3次领5元外送券,满5次领10元券;外送订单备注「共乘用户”,优先配送。“上周成大的学生反馈,''''''''用共享车借了次车,还能领外送券,觉得很贴心'''''''',这就是品牌认知,b发传单管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四、总结:小脚踏车背後的全台布局逻辑

        会议最後,一凡把1500辆脚踏车的规划,跟全台布局的目标绑在一起:「咱们进台中、台北,别人可能只会''''''''招配送员、谈商家'''''''',但咱们带着''''''''共享车+学生会合作''''''''的成熟模式过去——台中逢甲大学的学生会,已经通过成大的学生会打听咱们的合作细节;台北台大的後勤处,也问过''''''''什麽时候能把共享车引进来''''''''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指着全台高校地图,红笔在北中南的节点上画了圈:“这1500辆脚踏车,是''''''''工具'''''''',更是''''''''纽带''''''''——连起配送员的效率,连起学生的刚需,连起学校的资源,连起代理的能力。等明年6月覆盖全台20所高校时,立壁的校园别人学不会,也抢不走。

        窗外的yAn光照在方案上,1500辆脚踏车的数字,不再是冰冷的预算,而是变成了一步步迈向全台的坚实脚印。明轩拿起《共享车借还登记本》,笑着说:“凡哥,这账算得透,我现在就去跟南部的代理对接,争取下周把试点校的共享车投下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热了起来,有人开始细化停放点选址,有人联系维修点确认合作——这群学生团队,正藉着一辆辆小小的脚踏车,把「校园外送」的版图,稳稳地舖向台湾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;http://www.shikongzhizuobiao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